2024年医药行业的政策影响和政策趋势已经非常明确了!严峻的时刻即将到来,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我们来看看医药行业正在面临的新常态:
1、产品的结构性重构期:从“4+7”开始,到现在的集采常态化,曾经的神药、爆品都被打到底板价,并且,集采降价趋势依然强劲。
2、医药营销的结构型转型期:从低技术含量的利益驱动模式到报批创新加速,国谈导入加速,资源快速变幻的专业化驱动模式。
我们从近年来参与的医药行业营销变革项目中,也会深刻地体会到产品和集采在推动企业自身经营模式和增长模式的转型。
我们过去赖以生存的销售竞争力和要素资源,都在上升。
随着集采和反腐常态化,我们已经很难依赖同质化的市场资源的竞争优势或者规模优势来获取竞争力。
所以,现在我们必须要思考清楚一个问题,曾经有效的销售模式如何转型?2024年的增长模式如何转变?我们过去依赖于产品、客情优势,渠道优势,企业知名度,这些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过去。
但是我们又产生了新的资源禀赋竞争力。首先,基于区域优势和政府事务能力,产生了新的动能,新的增长模式。
那么,2024年从行业增长的结构层面来看,如何主动变?主要有几个关键词:
第一,追求理性的增长。从原来追求医院的销售增长、开发优势,转变成多渠道布局带来的增长。既要医院可控数量的增长,又要可持续性和安全性——追求合规经营能力的提升。但这些提升的达成会一定程度限制规模增长的速度。
第二,追求有效的增长。整体业绩增长应该是一个高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模式,一定程度上需要有一个更有竞争力、更公平有效的市场投入模式。比如对企业市场策划能力的要求,对企业营销人员能力的要求。
政府要对医院药品和耗材的使用进行调控,对“以药养医”为核心的医院盈利模式,2024年将更加强调“以服务养医”的模式进行调整。
所以,未来的业务增长发展模式中重要的两个关键,将引领企业营销增长模式的转型,对企业增长模式提出非常深刻的挑战:如何在微利情境下做好市场营销变革?!
从总体来说,医药行业的大部分企业要面临选择,要么向上升级产品的快速创新功能,加快新品报批;要么向下实现合规比、专业性和营销价值的客户极致化满足。
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企业在竞争中采用击穿底线的价格策略越来越多。比如,集采的价格越来越低。
恶性竞争现象出现的主要源头,一个是企业集中度上升带来的压力。中国每个产业都出现了集中度上升的动能,市场集中度会越来越高,大量的企业会被出清,企业为了生存,就会产生击穿底线的竞争。
另外一个是巨额沉没成本带来的竞争动力。企业在产业中投入了大量成本,不想轻易退出。
过去都觉得非常好的院外销售、双通道药房、互联网电商,随着很多人进入该领域创业,这个行业完全变成了红海。当下是无论是在哪一端市场,都会面临激烈的竞争。
相信,2024年随着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各个产业都要面临调整,击穿底线的恶性竞争会越来越剧烈。外加反腐常态化和医保、税务稽查的常态化,营商环境更加恶劣。
新医改政策下的变革还会推动产业组织形态的创新。借助大数据和数字化技术的进步,产业的主流组织形态将是以需求为核心,建立的一个去中间层、扁平化的价值网络的模式,主要参与者的边界在过程中不断地重塑,大量裁员将会是常态。
所以从数智化变革来说,它会引发产业组织模式的变革,即战略模式和组织形态的深刻演变,企业要去应对这样的技术变革趋势,特别是企业的核心管理层,责任边界将不断扩张。
因此,企业在这样的浪潮下,要从原来旧的增长模式转变成为一个新的增长模式,从原来的规模化的、人海战术的旧质生产力的模式,转化成为以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模式。管理模式需要创新,人才使用需要创新,推广方式需要创新。
2024年风高浪急,我们还有几张牌可以打?
第一,坚信医药行业是未来市场中刚需,坚定看好行业的未来。
第二,强化专业主义,要向高处看,向深处做。
营销组织要向客户提供极致专业化的服务,成为不断提升专业竞争力的平台。
第三,聚焦和饱和投入,做牢战略生存点,打透战略机会点。
在今天产业结构性转型的调整期,企业必须聚焦在较为重要的战略增长点上,找到一两条战略增长点,无论是产品创新、专业化合规转型还是营销创新,去做饱和投入。
同时,保障维持生存合理的风险水平,确保生存是可持续的。然后去打透战略机会点,面向未来投资,推动自身稳健地朝着新的供给侧的力量去转型。
第四,坚信时间的力量。
在转型的投入上,大家一定要有耐心,要相信一年几乎干不成任何事,十年却可以完成所有事。行业提了十多年的专业化转型、组织能力的提升,是个不容易完成的任务。
在今天大的背景下,高速增长、超速裂变的风险是非常巨大的,不是参加几次培训,请个咨询公司来提交一个咨询解决方案就可以完成的,甚至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团队不可持续的拓展,很有可能让你的企业不可持续。
心理学家托马斯说:“在我们的人生中,会犯的错误通常可以归结为两种:一种是做了一件不该做的事,我称之为‘作为之罪’。另一种是没有去做一件本应该做的事。我称之为‘不作为之罪’。”
我们所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可能犯以上这两种错误。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哪一种错误更会让我们陷入长久懊悔?
托马斯通过大量研究发现:不作为的悔恨远远超过作为的悔恨。
“做了一件事后发觉不应该做,会在当下对我们造成沉重的打击,会让我们懊恼、痛苦或是尴尬,然而这种感觉即使无比强烈,也会很快就消逝。”
“与之相对的,时过境迁之后当我们再回首时,会让我们久久无法释怀的,往往是那些不作为的错误。那些你本可以本应该做的却没有做的事情。
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如果当初做了那件事,抓住了那个机会那个人,会发生什么。”
跨越2024年,我们要相信时间的力量,尤其是当下漫长、复杂不可控的医药营销转型,一定要放长时间,放长眼光,要有耐心,要相信通过长期的坚持是可以实现的。